【媒体黄师】《人民视点》:冯松涛:心有灵犀 笔有灵气

【媒体黄师】《人民视点》:冯松涛:心有灵犀 笔有灵气


本网讯 4月28日,《人民视点》文旅栏目刊发了题为《冯松涛:心有灵犀 笔有灵气》的文章,介绍了我校美术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冯松涛及其作品。文章从冯教授乡土气息浓郁的画集入手,介绍了冯教授水彩作品“选用砂纸作画”“对水彩语言的时代性追求”“不懈地致力于水彩画的民族化探索”的三个特点,评价冯教授是一位“心有灵犀、笔有灵气”的画家。




原文如下:

冯松涛:心有灵犀 笔有灵气


打开松涛的画集,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深沉而淳朴的风情。原始而神秘的陶瓷,淳朴的兰印花布,大红的草莓,还有那干鱼、腊肉、松果、干莲蓬、废旧铁桶等,这些平时不起眼的东西在松涛画笔下皆可成趣。不难看出,乡土气息浓郁,既不是宫廷富贵的气象,也不是雅士的复古和孤傲,而是今天平凡百姓家充满光照的一角,是画家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。在这些年的创作中,他似乎一直执着于通过鱼的视觉演绎来表达对生命的感悟。从水中的游鱼,到静物台上的鲜鱼;再从风干的鱼到远古化石中的鱼,鱼成了他关照生命的符号和载体。体悟生命的本真,追求人间的大爱,是艺术深度的体现,也是艺术家对艺术价值的思考。



松涛198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师范系水彩专业,师从王肇民、徐勇民、刘寿祥、王涌、许海刚先生。199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,师从田黎明、胡明哲先生。

松涛的水彩作品有三个特点:其一就是选用砂纸作画。这是他在对鱼的题材探索中无意间得到的。经过近20年的探索,他掌握了一套在砂纸上画水彩的技法。砂纸那种粗糙与沉厚,恰恰体现了日渐消逝的触摸感,也使水彩的痕迹贴近了原始乡情的浑古与敦厚,这是一种笔触与肌理的谐和。



二是对水彩语言的时代性追求。虽然他对古典绘画理论素有研究,但摒弃了“应物象形”、“随类赋色”的古典绘画观念,而是从感受出发,超越了客观和西方传统水彩定势,从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,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。一个画家专画一种题材,自成一体,不难精益求精,但像松涛这样从题材到技法随时变化,经常出新,没有大智大勇是不可能做到的。如被湖北省美术馆收藏的水彩静物《瓶》就很现代,画面甚有情味,这种艺术探索一直延续至今。

三是不懈地致力于水彩画的民族化探索。松涛是位知名画家,虽然已过知天命之年,对艺术却更加执着地追求。水彩创作中吸收国画的写意性是他智性修养,也是风格的要素,在他的画室里经常能看到很多砂纸上做的各种实验的画面效果。有想法,不重复,这是艺术生命之所在。



松涛是一位“心有灵犀、笔有灵气”的画家。他今天的成就一半归功于勤奋,一半归功于天赋。期望着松涛的新作不断面世。



冯松涛:1963年生,麻城人。198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,199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,硕士学位。现为澳门·威尼斯人(中国)官方网站美术学院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美术学学科带头人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,省美术院特聘画家,省优秀中青年人才库成员。市文联副主席、美协主席,市政协委员。美术作品多次入选湖北省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有获奖。


《人民视点》原文链接:http://www.viewpeople.cn/wenlv/22558.html


原文刊自《黄冈日报》2015年1月31日,作者胡绍宗链接:https://rb.hgdaily.com.cn/html/2015-01/31/content_170182.htm?div=0


(来源:人民视点 责编:叶若兰)




上一篇:下一篇:

作者: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:2022-04-30

返回原图
/